最近,不少商标申请人都碰上了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莫名接到陌生电话,对方告知商标被驳回了。这可把大家搞懵了,对方究竟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呢?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里面的门道。
商标局收到商标注册申请后,首先会进行形式审查。这就好比入学的初步资格审核,主要检查申请文件是否齐全,比如申请书填写是否规范、商标图样是否清晰且符合尺寸要求、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是否有效等。若申请文件存在问题,商标局会发出补正通知,要求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补正。只有通过形式审查,商标申请才会进入下一阶段 —— 实质审查。例如,若申请书上申请人名称填写有误,或商标图样模糊不清,就可能收到补正通知。
实质审查是商标审查的核心环节,商标局审查员会依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对商标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审查。
一旦商标在实质审查中未能满足相关要求,商标局会发出商标驳回通知书。驳回通知书会清晰阐述驳回理由,可能是单一原因,也可能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例如,可能指出商标与在先商标近似,或者缺乏显著性等具体问题。通知书中还会告知申请人享有的权利,如自收到驳回通知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商标局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将驳回通知传达给申请人:
在收到商标驳回通知时,申请人需保持警惕,注意辨别通知来源的真实性。有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商标局或相关机构,以商标驳回为由,诱骗申请人支付所谓的 “处理费用”“加急费用” 等,实则是诈骗行为。正规的商标驳回通知一定来自商标局,且不会要求申请人通过非官方指定的渠道支付费用。若对通知真实性存疑,申请人应及时联系商标局官方客服或前往当地商标受理窗口进行核实。
不过,其他人又是怎么知晓的呢?关键就在于商标局官网会同步公开商标申请状态。任何人只要登录 “商标网上服务系统”,输入商标申请号或者企业名称,就能轻松查到商标是否处于 “驳回” 状态,这些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
要是你委托了商标代理机构帮忙申请商标,那他们就成了信息传递的重要一环。代理公司通过内部系统实时监控申请进度,一旦有驳回消息,他们会第一时间收到电子通知。然后,代理人会迅速通知申请人。说白了,他们就是利用这种信息差,为申请人提供服务,开展业务。这也就是为啥很多申请人会接到陌生代理电话的主要原因。
在商标驳回这件事上,除了以上两种真实的通知渠道,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块 “肥肉”,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常见的诈骗套路,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过。
骗子往往会这样说:“你的商标申请被驳回啦,我提前得到消息,赶紧启动复审,不然来不及!” 或者打着 “我是多年商标代理专家,和商标局熟得很,刚打听到你商标被驳回,给你加急处理” 的幌子。
骗子还会通过短信、邮件发送这样的信息:“尊敬的商标申请人,您的商标已被驳回,请点击链接查看详细通知,尽快处理。” 当你点击链接进去,会发现页面仿冒得和商标局官网很像,但这其实是个 “钓鱼陷阱”。一旦你输入账号密码或者银行卡信息,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就会面临严重威胁。
骗子可谓是挖空心思,琢磨出了一种利用 “邮件” 设局的套路,专门针对商标申请人下手。他们深知申请人在等待商标审查结果期间,内心充满了焦虑与不安,便巧妙地利用这种心理,精心策划了一场 “骗局盛宴”。
骗子会向申请人发送一些看似与商标驳回相关的邮件,但这些邮件绝非来自国家正规机构的文件。这些邮件往往以到付的形式出现,当申请人收到这样的邮件时,乍一看好像与自己的商标事宜紧密相关,加之等待结果时本就忐忑的心情,很容易就心慌意乱,在没有仔细甄别邮件来源和内容真实性的情况下,就匆忙支付了到付费用。
而实际上,这些邮件里面的内容要么是毫无价值的虚假信息,要么是诱导申请人进一步陷入骗局的诱饵。比如,邮件可能会声称申请人的商标存在严重问题,需要立即联系某个 “指定号码” 或者点击某个 “链接” 进行处理,而一旦申请人按照邮件指示操作,就可能会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遭遇电信诈骗,导致财产损失。
有些邮件可能还会伪装成商标局发出的 “紧急通知”,用一些看似专业但实则混淆视听的话术,营造出一种事态紧迫的氛围,让申请人在慌乱之中丧失应有的警惕,稀里糊涂地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所以,商标申请人在收到此类邮件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首先,要仔细查看邮件的发件人信息,正规的商标局邮件通常会有明确且官方的发件地址;其次,切勿随意支付到付费用,对于来路不明的邮件,宁可弃之不理,也不要因小失大;最后,所有与商标相关的重要信息,应以商标局官方网站公布的内容为准,切不可轻信这些不明来源的邮件内容。
如果接到陌生电话告知商标被驳回,千万不要慌张,应立即登录商标局官网查询相关信息,冷静处理。与其担忧信息泄露,不如自己定期自查商标申请状态,或者选择合规的代理机构帮忙观测。另外,在注册商标的时候,记得定期登录官网查看进度,要是地址或电话变更了,要及时更新,避免因为联系不上而错过重要通知。